1958年毛泽东途经沈阳,邓华请客招待,毛泽东:怎么不见陶万荣?

九游手游官方正版游戏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九游手游官方正版游戏 > 新闻动态 > 1958年毛泽东途经沈阳,邓华请客招待,毛泽东:怎么不见陶万荣?
1958年毛泽东途经沈阳,邓华请客招待,毛泽东:怎么不见陶万荣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7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【前言】

1958年,毛泽东到东北考察,路过沈阳时,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设宴款待了他。

这其实就是个简单的聚餐,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。毛泽东那天兴致很高,拉着邓华坐下后,注意到还有人没到。

"陶万荣不是在沈阳吗?怎么没看到她?赶紧找她过来,我还想让她露两手呢!"

【红军的第一位女营长】

陶万荣原本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,直到1926年她的人生才迎来转折。

7岁那年,她被强行缠足,这是当时盛行的封建陋习。没过多久,家人就把她卖给当地一户人家当童养媳。

假如没有那场变革,陶万荣很可能和旧时代无数女性一样,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度过平凡的一生。

革命浪潮唤醒了她的独立思想。1926年,湖北麻城县乘马岗镇成立了农民协会,生活陷入困境的陶万荣全家立即加入了由王树声领导的这个组织。

1927年,陶万荣的两位亲人——父亲和姑父投身革命,参与了黄麻起义。不幸的是,她的姑父在战斗中英勇献身。

听到噩耗,陶万荣瞬间泪如雨下。但擦干眼泪后,她毅然选择继承家人遗志,投身革命事业。

当时,她的父亲、兄长和姐姐都已为革命献出生命,家里仅剩母亲拉扯着两个年纪尚小的弟弟艰难度日。

陶万荣并未因这些遭遇而畏惧或动摇,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1931年,她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。

之后,她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培训班。结业考试时,她的成绩名列前茅,顺利成为我军首批女性电报员之一。

1932年,陶万荣随红四方面军向川陕地区转移。由于她在文艺宣传方面很有才能,既能唱会跳又善于做思想工作,组织上很快就让她担任了政治部宣传队的负责人。

红军进入川北地区后,当地军阀和土匪势力担心自身利益受损,于是勾结刘湘,联合对川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进攻。

由于陶万荣在宣传动员方面表现突出,吸引了大批年轻女性加入红军队伍。为此,红四方面军特别组建了妇女独立营,并任命陶万荣担任营长职务。

刚升任营长的陶万荣斗志昂扬,巴不得立刻上战场杀敌。但她心里明白,自己年纪轻、缺乏实战经验,要当好这个营长可没那么简单。

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指挥,他注意到陶万荣有些担心,便主动找他聊天开导。"年纪轻、经验少都没关系,大家会支持你的,别害怕!"徐向前这样鼓励道。

之后,徐向前安排秦基伟协助工作,陶万荣便通过观察秦基伟的操作方式,边看边学。

妇女营分成两组训练,分别由秦基伟和陶万荣带队。两队演练攻防时,好胜的陶万荣总带着队员死磕到底,经常能压过对方一头。

陶万荣和妇女营的其他女兵一样性格坚韧,刚报到时,所有人都主动剪短了头发,用这个举动表明自己从军的坚定意志。

这些女兵清楚自己体能不如男兵,所以经常自觉加训。她们不怕苦不怕累,主动接触以前没碰过的真枪实弹进行训练。

陶万荣非常理解女兵们的处境。她常开导战友们,耐心听她们讲述经历,激励大家勇敢改变人生,在逆境中成长。

对这些女兵来说,她们的女营长就是完美的榜样,是大家最敬佩的人。

起初,女兵们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,比如运送物资、清理战场和收集情报。她们毫无怨言,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每项任务。

此后,妇女营在"鹰龙山战役"中一战成名。

1933年5月,陶万荣率领妇女营途经鹰龙山时遭遇敌军突袭。她观察后发现,对方只是些溃散的士兵。

虽然对方是败军之将,但装备水平还是比妇女营强得多。

陶万荣看着眼前的敌军,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念头:这些家伙刚吃了败仗,肯定没啥斗志,与其等着挨打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

她立刻安排人手盯梢,打算趁对方松懈时全部拿下。没过多久,侦察兵就传回消息:那支纪律涣散的队伍在行军途中,居然停下来集体抽鸦片。

陶万荣果断下令,女兵们立刻如出笼的猎豹般迅速展开,将敌人团团围住。

看到敌人纷纷缴械投降,少数几个还想掏枪抵抗的家伙,被陶万荣迅速出手制服了。

这一仗打得漂亮,妇女营直接拿下一个团的俘虏,还搞到了800多条枪和几万发子弹,这些装备自然全归她们了。

不久后,当地媒体详细报道了陶万荣带领的女子部队的故事。随着报道传播,这支部队的影响力迅速扩大,吸引了更多女性加入。原本的妇女营因此扩编,升级为规模更大的妇女团。

从那以后,陶万荣"当代花木兰"的称号逐渐传开,被越来越多人熟知。

【和毛泽东的初见】

1933年到1934年间,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展开残酷围剿。面对严峻形势,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撤离革命根据地,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。

1935年3月,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。同年6月,红一和红四两支红军部队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。

为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胜利会师,部队专门安排了文艺演出。作为宣传负责人,陶万荣哪能光当观众,在战友们的热情欢呼中,她登台献唱了《红军会师歌》。

毛泽东在观众席欣赏表演时,被陶万荣的歌声打动,当场夸奖她唱得不错。徐向前见状,主动向毛主席介绍了这位歌手。

陶万荣是当地出了名的"黄毛丫头",不仅能歌善舞,还擅长带兵打仗,担任着独立妇女团的营长职务。

毛泽东听徐向前提起这事,立刻记起之前听说过陶万荣的事。他笑着打量她,夸道:"既能上阵杀敌,又有一副好嗓子,真不简单。以后我也跟着喊你'黄毛丫头'得了。"

后来陶万荣亲自下厨招待大家,她做的饭菜特别好吃,连毛泽东都一直记得,过了好多年还总提起她的手艺。

没过多久,陶万荣随部队再次踏上长征路。途中,红军战士们穿越茫茫草地,翻越皑皑雪山,历经千辛万苦。

陶万荣曾经因为工作太拼,把身体累垮了。那时候连基本的三餐都成问题,更别说补充营养了。结果这场病反反复复,拖了很久都没痊愈。

长征途中,朱德特意安排人员照料陶万荣,并强调"哪怕用担架也要把她带出去"。靠着战友们轮流背扶,陶万荣最终成功走完长征。

1936年,红军长征刚完成,陶万荣面临人生抉择:要么去延安读书深造,要么加入西路军奔赴河西走廊战场。她二话不说,毅然选择了那条充满艰险的战斗之路。

1937年3月,遭受严重损失的西路军在马场滩一带又陷入敌军包围,此时全队仅剩不足三千人。

3月14日的石窝会议上,陶万荣被安排了一项关键任务:先协助左右两路队伍安全撤离,之后自行寻找机会突破包围,并在当地开展游击作战。

陶万荣迅速统计了妇女先锋团的成员数量,发现原本1300人的队伍现在只剩300人了。

情况紧急,陶万荣顾不上犹豫,立刻率领先锋团引开了敌军攻击。

陶万荣面对的马家军实力更强,武器、补给和战前准备都占优势。妇女团要想取胜,必须采取非常规战术。

她领着队伍在崎岖山路上灵活穿行,专挑最难走的路走。虽然疲惫不堪的女兵们在这种地形上占不到便宜,但这样也能让敌人施展不开。

那天夜里,妇女团摸黑翻越峭壁时,不断有人失足跌落。队伍行进缓慢,每当黑暗中传来坠崖者的呼救声,陶万荣都感到揪心。

生死时刻,她命令士兵们解下腿上的布条,接成一条长绳。绳子一头系在树干上,另一头抛下峭壁。她二话不说,第一个抓着绳索滑下了悬崖。

见战友们安全着陆,陶万荣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。敌人在悬崖边急得跳脚,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。

可惜这点优势没能维持多久。没过一会儿,又困又饿的妇女团就被装备精良、精力旺盛的敌军赶上,对方开始疯狂射击。

经过多次突围战斗,妇女团的队伍被打散了,最终陶万荣身边仅剩几十名女同志。

深夜的山洞冷得像冰窖,几个女战士躺下后就再也没能起来。陶万荣实在不忍心看同伴们活活冻死,顾不得可能暴露的风险,硬是点起了火堆。

没过多久,马家军就堵住了洞口。陶万荣和幸存的战友们销毁了党员证件,砸坏武器,决心拼死一战。

最终,陶万荣和十几名女兵都被敌人抓获。

陶万荣和其他战友的身份被发现后,马家军为了向上面表功,将她们押送至南京反省院关押。

好在当时国共两党正在第二次合作期间。周恩来获悉陶万荣等人被抓,立即出面与国民党协商,最终使他们获得自由。

出狱后,周恩来询问陶万荣接下来的计划。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她毫不犹豫地回答:"我要去延安!"

到了延安后,陶万荣先后负责陕北和抗大的女子分队管理工作。之后她进入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进修,但她放弃了去苏联深造的机会,可能是担心影响工作进度。

最近陶万荣常给毛泽东下厨,毛泽东特别爱吃她做的菜,每回都夸个不停。

1941年,抗日战争进入胶着状态,陶万荣多次主动请缨要去前线,但组织出于对她人身安全的考虑,最终没有批准她的请求。

陶万荣为了能顺利加入组织,把名字改成了“苏风”,多次提交申请材料。

经过不懈努力,陶万荣的执着终于得到组织认可,她与丈夫牟子芳共同奔赴山东抗日战场。

1942年11月,日军在山东展开大规模清剿行动,包围了山东军区部队。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,我军成功冲出封锁线,但牟子芳同志在突围时不幸遇难。

没过多久,陶万荣又生了个孩子。为了革命工作,她忍痛把刚出生的宝宝托付给当地老乡照顾,自己马上返回了抗日前线。

解放后,陶万荣调往东北地区工作,历任辽西省公安厅部门负责人、副厅长等职,后升任辽宁省高院副院长。

【毛泽东途径沈阳】

1958年,毛泽东到东北考察路过沈阳,邓华为他准备了接风宴。席间,看到桌上的菜肴,毛泽东忽然记起了陶万荣。

"陶万荣不是在沈阳吗?怎么没看到她?赶紧找她过来,我还想让她露两手呢!"

陶万荣收到消息后立刻动身,很快赶到并给毛泽东准备了几样拿手菜。毛泽东吃得津津有味,熟悉的味道让他很满意。

1993年,陶万荣突发重病,经过抢救才保住性命。康复期间,他预感自己可能时日无多,便提笔写下了一段文字。

几十年来,我们这批人可以说没有白活。经历了充满激情的奋斗岁月,在不同阶段、不同岗位上,每个人都为党和国家、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我们尽力完成了该做的事,付出了能付出的努力,问心无愧,也毫无遗憾。

1995年12月30日,陶万荣与世长辞,安葬在麻城公墓。她在遗言里提到,自己当年一无所有地投身革命,如今也清清白白地告别人生,唯一的心愿就是七个子女能继续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。



Powered by 九游手游官方正版游戏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